马思聪执教中山大学的岁月

www.guangzhou.gov.cn   2006年1月9日 15:57:58   
来源: 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作者: 黄义祥



       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原为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讲师。1937年秋,受聘为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英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讲授音乐史、乐理和声学等课程。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马思聪到中山大学任教,值中国掀起了全面抗日高潮。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马思聪教授,便以音乐为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歌咏运动之中,教唱学生抗日救亡歌曲。1938年2月24日的《国立中山大学日报》刊登的,文学院院长吴康教授署名的2月21日《文学院布告》称:“本院音乐教授马思聪先生,每星期六日十二时半偕陈世鸿先生在附中大礼堂教授《抗战歌》,欢迎全校学生自由参加,合行布告,仰各知照,此布。”

       在日本侵略中国的动乱日子里,马思聪除担负教学任务和教唱抗战歌曲外,更围绕抗日救亡的题材,先后谱写了约20首抗战歌曲,向广大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其《自由的号角》传播许多地方,而《思乡曲》等则通过他的小提琴,伴随着中山大学的动荡流离岁月。

        就在日寇占领广州当天晚上,即1938年10月21日夜,中山大学在枪林弹雨中迁离广州,历尽艰难险阻,几易校址,最后迁至云南省昆明南部一个小县澄江县,于1939年3月1日开始正式复课。到澄江办学后,由于1938年秋中山大学成立了师范学院,马思聪便成了师范学院的音乐教授。

        在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马思聪教授除了担任教学任务外,还不断谱写抗战歌曲,并经常举行小提琴独奏会。他演奏时,琴音清澈宏亮,听来音如泉响,韵如钟磬。欣赏音乐的人,时则振奋兴怀,时则怡静雅逸。这是师生们难得的精神享受。

        马思聪教授不仅经常在校内举行小提琴独奏会,而且以社会为课堂,应云南省音乐会之邀,向广大观众演奏小提琴,宣传抗日救亡。有关马思聪教授的演奏会,当年的《云南日报》在1939年11月15日、17日、18日和19日均作了报道。

         15日报道的标题是《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来滇演奏,应音乐会之邀请,为前方将士募衣》。内容是:“我国名小提琴家马思聪,现任中山大学教授。近因本省音乐研究会为前方将士募征寒衣,请马氏来昆演奏,各情曾志本报。马氏广东人,年仅十四,即赴法国,初进朗西音乐院习提琴。毕业后,从名师国立歌剧院乐队领导Oberdoeffen(奥伯多芬)氏继续研究,后以第一个东方人考进巴黎音乐院高级研究班。历年均获奖品,1929年返国,演奏于京沪各地。1930年再度赴法,从作曲师Binenbaum(本尼·伯姆)作曲,历一年返国,与陈洪氏创办广州私立音乐院。历任中央、中山各大学音乐教授。作品有弦乐四重奏,提琴奏鸣曲各一阕等等,及抗战歌曲等二十余首。最近在澄江抚仙湖畔起草一交响乐,不久即可成功。此次马氏来昆演奏,机会难得,爱好音乐人士,幸勿失之交臂!”

         17日报道标题:《音乐研究会本晚演奏世界名曲,马思聪提琴独奏》。内容:“本省音乐研究会于本晚在省党部开音乐会,请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君提琴独奏,已志本报。兹将马君独奏乐曲探志于后:一、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巴赫之提琴独奏奏鸣曲。二、奥国十八世纪伟大作曲家莫扎尔特之协奏曲D调。三、十七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家但丁尼之奏鸣曲(魔鬼之颤音)。四、苏俄音乐复兴中五大乐人之一格拉苏诺夫之协奏曲A调。五、法国圣赏斯之夏湾拿少女。六、奥国舒伯尔之圣母颂。七、西班牙菲拉沙脱之西班牙履舞曲。八、奥国克拉斯勒之维也纳狂想曲。九、波兰钢琴诗人萧邦之夜曲。十、匈牙利胡具之匈牙利舞曲。十一、马思聪之摇蓝曲、狂想曲、白字曲、绥远思乡曲、迴旋曲等。”

          18日报道的标题:《募捐慰劳受伤将士,提琴独奏会昨开幕,马思聪氏 名不虚传,中外听众掌声不绝》。内容:“我国名提琴家马思聪氏,自留法学成返国后,历在京沪广州演奏提琴,蜚声海内,中外人士之曾经欣赏其艺术者,莫不啧啧称道。此次应本省音乐会之请,特由澄江中大请假来昆,举行提琴独奏会,献奏名曲,藉此募捐为慰劳前方受伤将士之需,详情曾迭志本报。昨晚(十七)七时半钟,独奏会已在省党部大礼堂举行,中外男女,济济一堂。当马氏怀琴出台时,群众即鼓起如雷之掌,会场空气,遽形紧张。台下之千余双眼睛,睽睽然注射于马氏一身。迨琴声一起,而台下之千余听众,顿即屏声静气,倾听提琴之音。斯时也,提琴之弦,似乎已与听众之心弦相系,而马氏手中之弓的波动,及马氏手指之按捺,亦皆与听众之心弦息息相关,音调之抑扬高下,徐疾顿挫,莫不使千余听众之心情因之而兴奋,而激昂,而哀怒,而伤感。当每一歌曲中间稍歇之际,听众神经,更形紧张,大有白香山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慨,及至每曲终了之时,提琴之余音犹
未息,而辟辟拍拍的掌声早已腾起。自开演至收场,听众愈来愈兴奋,咸有马氏名不虚传之感。当原定节目(见前日本报)已完时,场中又腾起‘再来一个’之吼声,于是马氏又再来一个,以报答听众之热情。昨晚与马氏伴奏钢琴者为外侨顾培德先生,彼此技巧,俱甚高妙,可谓‘中西合璧’。本晚(十八日)为演奏第二夜,节目仍与昨晚同,届时必再有一番盛况也。”

         19日报道标题:《提琴圣手马思聪独奏会昨圆满闭幕,马氏今晨返澄江,约定年底又再来》。内容:“昨晚(十八日)为马思聪氏提琴独奏会第二夜,电灯犹未放光,而中外听众已坐满一堂。及至琴声已起,而听众犹熙熙攘攘,向省党部络绎而去,竟有若干男女,因买不获参观券而失望归家。听众较前晚更多,是以马氏之演奏精神,特为起劲。会场空气异常热烈,延至九时余钟,演奏会始在群众掌声中圆满结束。闻马氏已定于本晨乘车转返澄江。又音乐研究会已商得马氏同意,于年底
再请马氏来省开演奏会云。”

        在澄江办学期间,马思聪教授随着阅历的丰富,社会生活体验的加深,创作技巧的提高与熟练,感到小型的器乐曲与室内乐,已经难以抒发内心深刻复杂的感受,乃开始创作交响乐等大型作品。1940年夏秋间学校搬迁到粤北坪石后不久,他虽没有跟随到坪石执教,却于1941年完成了《第一交响曲》的创作。

          当中山大学1940年搬迁粤北坪石之时,马思聪教授去了重庆,创办中华交响乐团并自任指挥。1941年去香港,1941年10月9日的《华侨日报》报道了《双十节晚,马思聪播奏名曲》,全文如下:

         “我国名提琴家兼作曲家马思聪氏,上月底在半岛酒店玫瑰厅公开演奏,备受港督惕幕琦爵士,及与会之中外听众热烈赞誉。兹应本港ZBW英文广播电台之请,于双十节广播演奏。时间为该晚八时零二分至八时半。节目内容为一、法国名作家圣桑之《迴旋杂感曲》。二、马氏自作之《绥远组曲》,内分甲、狂想曲,乙、思乡曲,丙、塞外舞曲。此组曲为马氏近年得意之作,历次在各地演奏,极受听众热烈欢迎。诚为爱好音乐人士难得之机会。又此次广播,适逢国庆三十周年纪念,更足为中英邦交敦睦之表征。”

          1942年9月,时在广西桂林的马思聪又应聘回粤北坪石附近管埠的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1942年9月19日的《国立中山大学日报》报道了《马思聪许幸之两教授抵校》的消息:

        师院不分系教授许幸之先生业于上周抵管埠,将任美术及戏剧指导。又名提琴手马思聪亦于昨日抵坪。不日当入师院授课。并闻该院新购钢琴,今日可一并运入管埠。”

         马思聪、许幸之等教授到师院后,以美术戏剧、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活动尤为活跃,校内校外常可看到他们的表演。内容之丰富,演艺之精彩,为粤北办学精神生活留下不可忘却的一页。兹举几例说明:

         1942年11月9日,师院为纪念校庆在院礼堂举行音乐演奏会,有马思聪的小提琴独奏,王慕理的钢琴演奏,黄友棣指挥的合唱等。

         同年11月25日,师院举行戏剧座谈会。会上,发起并成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剧团(简称中师剧团)。

         从1943年元旦起,中师剧团举行多次公开演出,备受观众热烈欢迎。如同年11月21日,为欢迎新教职工,中师联谊社特开座谈会。并表演节目,有陆达节的笑话,潘祖诒的方言表演,黄友棣的独唱,毛智凤的京调,林小泉的故事,马思聪的提琴独奏等。

         1944年元旦,马思聪教授为全校举办了音乐会。3月18日、19日,马思聪教授又在坪石时代戏院举行音乐会。4月22日,师院在马思聪教授主持下举行弦乐演奏大会,有马思聪创作的提琴独奏曲,西藏音诗(全部三大乐章)及名曲《圣母颂》、《寂寞之夜》、《流浪者之歌》、《绥远迴旋曲》等,另有马思聪、黄友棣的提琴二重奏,及弦乐四重奏等,“节日异常精彩”。中师合唱团为筹募音乐教育活动基金。在马思聪、黄友棣两教授直接指导下,于4月30日在坪石时代戏院举办盛大音乐演奏大会,内容有混声合唱、四重唱、独唱、提琴、口琴、锯乐与钢琴四手奏等。

1945年春,由于日军进占粤北坪石,中山大学被迫再次迁校,马思聪教授则去了贵阳,任贵州省艺术馆馆长。1946年去了上海,成立上海音乐家协会,接着转赴台北,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然后又回广州中山大学执教(中山大学抗战胜利后回广州原校址办学)兼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

        这期间,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为了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常举办文艺演出、音乐会等。如师范学院学生服务委员会于1947年5月8日晚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音乐演奏会,节目有马思聪教授的提琴独奏,梁广瑞同学的男声独唱,王慕理的钢琴独奏,马思聪等的弦乐四重奏,伍智贞的女高音独唱,王友健的大提琴独奏,罗荣钜的男中音独唱等,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编辑: 江帆 )
http://www.guangzhou.gov.cn/node_392/node_401/node_404/node_613/2006-01/113679347886802.shtml


Copyright © 2003-2008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site is powered by